查看原文
其他

吴军说的基因论,到底有没有道理?

liuyubobobo 是不是很酷 2019-12-19

最近,吴军接受《头条有约》的采访,被喷了。被喷的原因有很多,毕竟,整个访谈的信息量还是很大的。其中,有一条,就是关于“企业基因论”。按照吴军的说法,腾讯的 toB 业务没有发展起来,是因为腾讯没有做 toB 业务的基因。


这说法,和吴军 2012 年点评腾讯一模一样,不过彼时,吴军是向腾讯的搜索业务开炮。


2010 年 4 月,吴军离开 Google,担任腾讯主管搜索业务的副总裁。结果大家也看到了,腾讯在搜索领域并没有什么成绩。吴军两年后一走了之,又回到了 Google。2012 年  8 月,重回谷歌的吴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:腾讯做不起来搜索,是因为腾讯没有搜索基因。


这确实有点儿甩锅的嫌疑。更何况,之后,吴军无论是出书还是卖课,都不忘挂上自己在腾讯做过高管的头衔,但其实并没有大的成绩。这么说老东家,于情,我认为是不合适的。


但是,于理,吴军的“企业基因论”到底有没有道理?


实际上,吴军一直是“企业基因论”的推崇者。比如,对于百度在移动领域连连失利,吴军曾经在采访中一言以蔽之:百度没有移动互联网的基因。


在《浪潮之巅》一书中,吴军也一直强调这一点。


比如说到 IBM,吴军认为,IBM 的基因就决定了它不可能领导以个人用户为核心的 PC 产业;


再比如,AMD 的市场策略从来不是创新,而是不断推出与 Intel 兼容的,但是更便宜的替代品,为什么?这是 AMD 的基因决定的;


至于桌面时代的王者——微软,在互联网时代接连失利,也是因为微软的基因不适应互联网时代...


不仅仅是贬公司,吴军夸一个公司的思路,基本上也是基因论。


比如说思科经常收购自己的员工辞职出去创业成立的小公司,让自己基本垄断了互联网路由器和其他重要设备的技术,这种策略的实施,是思科的基因使然;


比如,说苹果能够从危机时代,顺利通过 iPod, iPhone 等产品,过渡适应新时代,是因为苹果从来都有创新基因;


再比如说,摩托罗拉的产品,稳定性和鲁棒性都很好,从某种程度讲,是摩托罗拉的基因...


上面的例子,全部选自吴军的《浪潮之巅》,近乎是原文。《浪潮之巅》整本书,都在强调“企业基因论”。其实,吴军对此并不避讳,因为他在微博中就这么说过:



我的每一本书都提出一些口号式的观点...《浪潮之巅》提出的就是公司的基因决定论...

 

微博:@吴军博士


从我的角度看,吴军的这种所谓的“企业基因论”,和我在 《还有没有机会逆袭?谈成功者的困境。 一文中的观点是一回事儿。


说白了,就是一个企业因为某种模式成功了,就会守住这种模式。这种模式带给了这个企业成功,这个企业就不会轻易放弃这种模式了,甚至在很多新的业务场景下,依然坚持这种模式,哪怕有所谓的创新,也多多少少都会带有这种模式的影子。


但是,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万金油,套用同样的模式必然会经历失败。


结果就是:你在那件事儿上成功了,在这件事儿上失败了,就是没有做这件事儿的基因,只有做那件事儿的基因。


有毛病吗?没毛病。但就是有点儿欠水平。


因为,按照这个逻辑,可以无差别地解释任何企业失败的原因。这样做商业评论,也太简单了一点。毕竟,无论是对于当事人,还是旁观者,更想知道的是:自己下一次要怎样能做得更好;是否有一定的方法论,能够做到比现在更好一点,甚至取得成功。


这就好比·我代码写得还行,但文章写得不好,你就说我没有写文章的基因。我肯定不服。因为我明白,我代码写得还行,是因为从小就写代码,坚持写了十多年了;你要让我也从小写文章,坚持写十多年,搞不好我文章写的比代码还好。


对于我来说,我更想知道,我该怎样更加系统地训练,让我的文章能写得更好。


“没有基因”,是毫无操作性的评论。







我在  《正式邀请你,和我一起,用技术人的眼光,探索世界》  一文中曾说,我在北京做的时间最长的创业项目,是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合作的。近乎整整五年的周末,我都是在光华管理学院的课堂上度过的。在这些课堂上,分析一个企业的成败是家常便饭。


除了常规技术性的分析(股权分配,组织架构,商业模式,等等等等),实战派的老师通常很强调一点:一个商业评论是否有操作性


没有操作性的评论,对于企业主来说,没有意义。说 Google 平庸很简单,不需要吴军出马,很多 10 岁以下的小朋友现在都这么说了。但关键是,Google 怎么平庸了?要怎么做才能摆脱平庸?这样的评论才能看出水平。


对了,也不要说什么 Google 要持续创新;要抓住痛点;要引领潮流;,要关注好隐私问题;在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之间掌握平衡;在免费项目和收费项目之间掌握平衡...... 这些听上去很对的话,都是废话,一个小学生都能说。


实际上,商业评论是非常专业的事情。如果上升到咨询的角度,就更专业了。


虽说评论一个冰箱的制冷效果,不需要你也能制冷;但是如果你了解制冷的原理,明白一台冰箱制冷效果不好的原因,甚至能够提出清晰地技术方案,让一台冰箱的制冷效果更好,最大化,甚至超越所有其他冰箱。显然,这才是你有价值的体现。





最后,说一个曾经给我印象最深的案例。


美国作为一个“车轮上的国家”,汽车产业一直很发达。大名鼎鼎的福特汽车众所周知,加上通用和克莱斯勒,这些车企塑造了美国上世纪汽车产业的辉煌。而底特律,则是那个时代的“硅谷”。


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日本车企大举进入美国市场,竟然逐渐蚕食掉了美国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。


为什么?质美价廉。


但是,要知道,当时的日本,还是战败国的身份,经济体量也和美国相差甚远。日本怎么做到这一点的?


这里面,原因有很多,大家如果随便在网上搜一搜,就能搜到这个案例,基本上是任何一个 MBA 学生必学的经典案例。


这些原因中,有一个原因,我特别感兴趣,而且是美国人怎么都学不来的。


以自由民主为傲的美国人,平时自由散漫惯了,管理成本很高,再加上很多人有吸毒的恶习,经常旷工,根本无法实施精细化管理;相较而言,日本人以集体主义精神为主,更加重视自己的工作,也更加服从上级管理,勤勉,肯吃苦,这就使得丰田等车企的效率奇高。


与此同时,美国工会制度普遍完善,使得美国的汽车工人的权益被最大化。从某种程度,这伤害了美国汽车品牌的自身竞争力。


据统计,美国车企用于支付员工养老金和医保的成本,平均摊到每一辆汽车上,让每辆车的成本增加了 1400 美元,而公会不发达的日本,这项支出,平均摊到每辆汽车上,仅有 215 美元。


至于员工的带薪休假等成本,据计算,让美国车企的每辆车贵了 630 美元,而这些,在当时的日本公司,统统不存在。


这样算下来,同等性能的汽车,日本车比美国车便宜 2000 美元,大概占当时汽车售价的 10%。


如样明显的成本优势,日本汽车蚕食美国汽车市场,简直是理所当然。


美国汽车改得了吗?改不了。


为什么?


吴军说了,基因使然。



2019.6.20 

于 Santa Clara




本文相关阅读推荐:


还有没有机会逆袭?谈成功者的困境。


从巴黎圣母院的大火,到消逝的IT巨头


清明时节雨纷纷。科技,死亡,和永生。


正式邀请你,和我一起,用技术人的眼光,探索世界




《是不是很酷》虽然只是一个个人公众号,但在用心做技术原创。每周至少一更。希望一起陪你,用技术人的眼光,观察这个世界,探索这个世界。


上一周忙疯了,一度想不更新公众号了。但最后还是决定坚持每周更新的承诺。


看在我这么努力的份儿上,如果喜欢我的文章,点个”在看“吧 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